
近日,面对严峻的汛情,崔家桥镇党员干部和片组邻“三长”闻“汛”即动,积极投入到防汛工作中,发挥紧密联系服务群众的优势,以实际行动筑牢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。
干部“三长”携手,拉起水库堤坝“安全绳”。“黄片长,我家附近的堤漏水了!”7月2日,花墙村片长黄永久接到组长黄湘生反映黄家湾围山渠发现渗漏,黄永久向镇里汇报后,第一时间赶往现场,组织附近组长、邻长紧急进行处置,自己下水寻找漏水口,在经过三个小时的抢险后,围山渠险情得到控制。崔家桥镇共有大小水库76座,无论是平时水库管理还是安全渡过汛期,“三长”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他们分布在22个村,每天对水库水位进行监测,汛期对堤坝安全进行“拉网式”排查。
干部“三长”齐心,提升生命财产“安全度”。“三长”充分发挥熟悉村情、民情的优势,定期对负责区域进行细致巡查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,严格按照“不漏一处、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”原则,重点关注地质灾害隐患点、切坡建房、危旧房屋、低洼地带等区域,密切关注辖区内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,告知其汛期尽量减少出门,有需要联系邻长提供帮助。干部“三长”通过微信群、村村响广播、上门入户等方式,向群众宣传防汛常识和近期的降雨情况以及防汛形势,并组织防汛演练,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。
干部“三长”合力,撑起转移安置“安全伞”。“群众房屋后墙砖瓦坍塌,建议立即转移”“群众屋后坡体有略微松动,需要转移安置”......崔家桥镇每天收集“三长”巡查辖区内的地灾隐患点及切坡建房户等隐患区域排查的结果,并及时对有灾害风险的群众进行转移安置。东花村张爱军家处于地质灾害点,有山体滑坡风险,但家中儿子张起伏患有小二麻痹,瘫痪在床,出行困难,东花村片长赵沧勇上门劝其进行转移安置,提前向镇里说明情况,安排入住方便的宾馆,帮助整理好行李后,小心翼翼将张起伏抱上车,一路护送到安置宾馆中,并每天电话询问情况。张爱军说:“十分感谢小赵,他知道我家不方便,时常上门看看我们是不是需要帮助,帮我解决了很多困难。”截止7月1日,在干部、“三长”的共同努力下崔家桥镇成功转移26户64人,并保障好安置群众的生活需求。干部、“三长”众志成城,为群众撑起了“安全保护伞”。
下一步,崔家桥镇将会进一步压实责任,充分发挥“三长制”作用,有效畅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米”,让崔家桥镇发展实绩更有温度、社会治理更有精度、民生答卷更有厚度,共同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“新动能”。
一审 黄学丽
二审 朱自刚 曹亚玲
三审 张智峰
责编:彭炼
来源:崔家桥镇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跟着总书记学历史
“关爱小乳牙科学防龋”公益行动走进汉寿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冯超越:乡村振兴的“排头兵” 群众信赖的“主心骨”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4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邓红波:“兵支书”领航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1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吴喜堂:永葆军魂的“兵支书”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7.31
下载APP
分享到